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民营体检三角博弈下,谁能守住信任?

  • 生活
  • 2025-02-24 17:31:04
  • 2

  民营体检三角博弈下,谁能守住信任?

  财中社 汪明琪  

  2月24日,知名体检机构爱康国宾因千余条误诊投诉引发关注,这家曾以“行业吹哨人”自居的企业,如今因服务质量下滑、管理漏洞频发面临信任危机,市场份额亦被竞争对手美年健康(002004)大幅超越。

  爱康国宾成立于2004年,2014年以“中国体检第一股”登陆纳斯达克,创始人张黎刚曾公开揭露行业“假体检”黑幕,推动行业规范化,一度被视为行业良心代表。然而,2015年公司启动私有化,并陷入与美年健康的竞购战,最终于2019年由阿里系资本完成私有化。

  期间,美年健康通过多次股权收购将慈铭收入囊中,形成“美年+慈铭”的双品牌格局。这一并购直接改变了行业格局,2014年民营体检市场CR3(前三企业)集中度仅为14.69%,而到2023年已提升至34.4%,美年健康超越爱康国宾,成为行业龙头。截至2024年一季度,美年健康运营体检中心596家,而爱康国宾仅166家,差距明显。

  媒体报道称,爱康国宾将血压、视力等基础检测拆分为多项独立指标,制造“高性价比”假象,实则检测深度不足。

  据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2月,爱康国宾累计投诉量达1293条,投诉集中于误诊漏诊、流程不规范及虚假宣传。典型案例包括:

  1.漏检延误治疗:2024年3月,武汉一消费者花费1559元为家人体检,报告显示“无异常”,但8个月后确诊舌癌晚期,治疗费用激增至近9万元。

  2.检测结果矛盾:2023年12月,上海消费者在爱康国宾检出HPV高危阳性,公立医院复查结果却为阴性,最终获赔体检及复查费用。

  3.流程管理缺陷:2024年11月被曝超声检查数据凭肉眼估算,同年还发生“牙齿手术后补签知情同意书”事件。

民营体检三角博弈下,谁能守住信任?

  实际上,民营体检机构一直面临着规模扩张、利润追求与保障医疗质量之间的平衡难题,即所谓的“规模-利润-质量”不可能三角。在“健康中国2030”的政策红利下,体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12年的468亿元增至2023年的1890亿元),唯有坚守医疗本质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