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中小券商股权流转背后的变局与新生

  • 汽车
  • 2025-02-25 07:18:36
  • 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小券商股权流转背后的变局与新生

  蛇年以来,中小券商股权变动呈现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2月,有3家券商股权被摆上拍卖架。若将范围扩至所有股权变动情况,涉及券商超过7家,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中小券商股权流转的频繁程度。

  这一现象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中小券商自身发展困境,如盈利能力不足、业务同质化严重及市场集中度提升带来的生存压力,促使其寻求变革;股东层面的流动性压力、主业调整及外部事件冲击,也推动了股权的流转;监管政策的鼓励和引导,更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政策支持。

  股权拍卖、股权划转、并购重组……这一系列事件相互交织,如同在资本棋盘上落下的关键棋子,正在引发行业格局的重塑。

  拍卖:困境与挣扎的缩影

  在中小券商股权流转过程中,股权拍卖成为一个常见却又充满戏剧性的场景。股权拍卖,本是股东实现股权变现、优化股权结构的一种方式,但在现实中,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红塔证券的部分股份,2月16日至17日上架拍卖。拍卖数量为193.46万股,持有人为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昆明产投”),起拍价为1441.66万元。但到了开拍前夕,却因申请人申请撤回而突然中止。

  昆明产投是红塔证券第六大股东,截至去年9月底持股数量为1.62亿股,持股比例为3.43%。其中,1.45亿股处于质押状态,3270.21万股被冻结(含司法冻结1664.56万股、轮候冻结1605.65万股)。

  拍卖平台信息显示,国都证券3000万股将于3月22日拍卖,起拍价为3150万元,较市场价4500万元折价30%。这并非国都证券股权首次被摆上“货架”。去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欣华农工商公司持有的国都证券1929.1万股股份被拍卖。但在开拍前夕,因案外人提出异议,该拍卖暂缓至今。

  除了券商自身,一些券商母公司的股权也成为司法拍卖对象。锦龙股份的一系列动作便是典型例证。这家同时持有中山证券和东莞证券股权的公司,由于业绩持续亏损,在2024年开启了大规模的股权出让计划,持续剥离证券资产。而公司实控人和控股股东持有的部分股权,在拍卖场上遭遇流拍和低价成交。

  2月19日,锦龙股份实际控制人杨志茂持有的6030万股锦龙股份股权在司法拍卖中遭遇流拍。尽管此次拍卖吸引了超1万人次的围观,但最终无人出价。同一天,锦龙股份控股股东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持有的200万股仅以2439.72万元的底价成交,成交价为12.2元/股,低于当日锦龙股份13.94元/股的收盘价。

  “中小券商股权转让频繁出现,与中小券商面临的生存环境和股东因素有较大关系。”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中小券商股权出现流拍现象,可能反映出市场对该公司股权价值的预期不高。潜在买家在评估股权时,会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市场前景及潜在的法律风险等多方面。

  划转:大棋局下的资源整合

  在中小券商股权流转的进程中,划转、并购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这不仅是券商实现规模扩张和业务升级的有效途径,更是行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趋势。

  股权划转方面,“汇金系”券商的股权划转备受关注。2月14日,中国信达、中国东方、长城资产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拟将其持有的部分股份划转至中央汇金。由于这一股权变更,中国信达和中国东方分别控股的上市券商信达证券、东兴证券相继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中央汇金。同理,长城资产控股的长城国瑞证券的实控人也将变更为中央汇金。

  西部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孙寅认为,中央汇金旗下的券商股权存在进一步整合的可能,相似股东背景或注册地的(券商)整合或更易推进。

  从行业动态来看,自去年以来,在监管鼓励券商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等政策推动下,新一轮券商并购整合步伐加快,“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国联证券+民生证券”等多个并购组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这一轮并购中,新的整合模式也在不断涌现。2月19日,国盛金控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文,核准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此次重组不仅标志着国盛证券通过母公司吸收合并实现曲线上市,同时也代表了券商合并重组领域迎来一种全新的模式,即上市母公司吸收合并非上市的券商子公司。

  破局:打造多元化、区域化优势

  中小券商股权流动加速的背后,地方国资接盘的“身影”屡屡出现。

  去年10月底,锦龙股份通过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持有的3亿股东莞证券股份(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20%),交易对手方为东莞市国资委旗下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东莞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

  除此之外,北京国资公司此前宣布拟收购瑞士银行和方正证券所持瑞信证券85%股权;湖北国资旗下长江产业集团以非公开转让方式受让湖北能源和三峡资本所持长江证券全部8.6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15.6%。

  有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在监管政策鼓励并购重组的环境下,非金融主业企业通过出售其持有的证券公司股份,不仅可以改善资产配置,还能为大型券商提供并购机会。此举促进了专业金融机构的并购重组和管理,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券商股权转让为何频频出现?中航证券非银分析师薄晓旭表示,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及政策鼓励并购重组的背景下,行业竞争逐渐激烈,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中小券商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其股东进行股权转让的现象日渐增多。同时,监管部门支持证券行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做优做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股权转让的频繁进行。

  中小券商如何差异化突围?在薄晓旭看来,在头部券商的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下,中小券商需要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寻求突破,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区域布局的优化,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提升自身竞争力。

  展望2025年,国开证券非银分析师黄婧预计,证券行业并购重组将持续活跃,头部券商有望通过较强的资本使用能力实现外延式整合,部分中小券商则更注重区域和业务互补,实现弯道超车。同时,同一实控人旗下并购整合事件及央地国企聚焦主业、转让旗下券商股权也有望产生并购催化效应。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有话要说...